艺术专业学生出路问题

2019-12-09 10:52

选择“自由”,难以统计就业率

22岁的黄健忠刚刚辞掉自己的第三份工作:一家四星商务酒店的美工,理由是觉得公司管理不好,发展空间不大。“无业”生活才过一星期,黄健忠已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是广东人,每个月得为自己在上海租住的7平方米栖身所支付500元房租,做美工时月收入1500元仅够基本开销,是标准的“月光族”。幸好,从小热爱美术、专业成绩优秀的他偶尔还能接点画壁画一类零活赚点钱。

小黄今年7月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室内装潢专业,但从大二实习至今,便没有做过与装潢相关的岗位。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但他仍然显得乐观和满足。虽然读书时的28名同班同学大多数都已找到工作,但除极少数幸运儿外都很难进入专业对口又稳定、有前景的好单位,不少同学已转行做起了销售、保险,或者开小店,还有人至今蹲在家里。

“这几年,我们学校学生毕业签约率都保持在90%以上”,上海某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这样告诉记者。这几乎是所有高校招生和毕业工作负责人的口径,也是招生季节里各高校的宣传口号。但实际上,按照今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4—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统计,艺术类部分专业就业率已低于60%。

作为高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难获得精确统计。灵活就业、自由职业,是在这个群体中最常听到的用语。艺术类毕业生中,不少人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专业对口的长期劳动关系和稳定工作岗位,他们可能同时受雇于多家事务所,以项目分包的方式获取薪酬,或者只签订临时劳动合同。同济大学与上海电影集团合办的电影学院今年首批毕业了20名表演专业本科生,其中签约进入演出单位的只有3人,其余有人考研、出国,有人待业。但他们多半不愿去挤招聘会,成为朝九晚五的白领一员,而是选择了“自由”。

在上海,真正反映出艺术类就业市场下滑趋势的,还是薪酬行情的变化。“前几年,美术类专业毕业生一工作就能有三四千元月收入,现在一般只有一两千元,且竞争激烈,用人单位敢说‘工资只有这么多,不来就算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这样总结。

汪大伟说,近两年里,选择自由职业或隐性就业的美术类毕业生,约占30%。一部分油画、国画等纯艺术专业生选择成为独立艺术家,这往往经过10年以上的磨砺,成功率极低。虽然半数以上学生都能找到工作,但其中一部分很难“专业对口”,只能转行。这一形势,今后会更为严峻。自由职业、临时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艺术类行业的真实就业情况:有多少人是出于理想追求,又有多少人非我所愿地选择了“自由”,没有人说得清楚。在行业之外,更多人看到的,仍是艺术类从业者的轻松自由生活和成为明星或艺术家的前途。

升学捷径,方式依然“粗放”

与小黄辞职同时,复旦大学刚刚得到一笔亿元捐赠,这笔捐赠款中相当大一部分将被用来建设一座艺术教育楼。几年前才建立的复旦大学艺术系,不久即将升格成为艺术学院。复旦大学方面认为,这是学校各个学科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强调,将依托学校的综合优势,高起点,办出专业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开办艺术类专业。规模最大的专业院校,年招生数已在1000人以上。近几年来,上海本地参加美术类高考的学生,基本稳定在每年6000人至8000人,参加影视表演类考试的学生去年仅为300多人。在每年约9万人的考生总量中,比例并不太高。作为一座高校云集之地,上海高校每年通过统考招收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的人数,约在2500人左右,加上大专和中等专科学校的招生数,大多数有志于艺术类专业、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都有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去年起,随着一波升学高峰过去,一些学校艺术类专业甚至没有完成招生指标。原本喜欢“目光本土”的上海高校,已将越来越多的招生名额投入了其他省区。上海艺术教育界人士多半并不认可“艺术类专业过热”、人才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说法。他们认为,问题在于扩招带来的生源下降和资源稀释、教育方式粗放,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艺术行业发展的社会需要。

前几年的高校扩招,带来了大量并无艺术兴趣或天赋、只因艺术类专业高考录取分数比一般大学低得多而将其当成升学捷径、目的只在乎一张大学文凭的生源。这些学生的培养,令许多艺术教育者烦恼头痛。“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应该走这条路。他们没有从事艺术创作的天赋,也没有做好接受艰苦训练的思想准备,毕业后也很难在行业有所成就。”一位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这样评价他的学生。

艺术类专业在传统上是个体式教育。扩招后,美术类原本不超过10人的班级变成了30人以上,专业教师个别辅导变成了上大课,像以往一样精雕细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几乎已不可能。有老师无奈地调侃说,自己是在培养艺术爱好者而非专业人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们需要检讨艺术类专业的扩招影响。是否将艺术类专业院校办成“提高全民族艺术素养”的普及地,汪大伟认为“值得商榷”。

专业雷同,低水平是致命伤

“真正的问题是,各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雷同,学科体系不健全,专业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上海视觉艺术大学数码学院副院长胡介鸣这样说。

仅以实用美术类的“工艺设计”专业为例。资料显示,2003年,上海仅有几所高校开办这一专业,毕业生900余人。到了去年,开办“工艺设计”专业的学校已达到十几家,毕业生2100多人。原本保持稳定的就业市场,一下子多出一倍的学生,市场需求并未同步增长,如何能消化得了?

汪大伟曾经在上海市统一的招生咨询会上有心地收集过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简章。尽管为了吸引考生注意,许多专业花样翻新名字诱人,但基本课程设置大同小异。过去叫“电脑艺术”的,现在被包装成“数字媒体”、“新媒体”、“数码艺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名字,但课程几乎是“拷贝不走样”,完全看不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动画是近些年最热门的艺术类专业之一。国内已有专业院校,以招生每年一两千名的速度为这一新兴行业增添着新生力量。然而,“国内动画业做的全是来料加工的活儿,培养学生的方式就是跟着市场做低端操作,培养加工能力,毕业后凭低成本做熟练工。长此以往,中国动画和游戏业不知何时才能形成真正的原创基地。”胡介鸣说。在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钟勤看来,国内影视表演类院校普遍缺乏良好、稳定的师资队伍,年富力强、有实践经验者多数忙于表演和制作活动,少数有资质受欢迎的教师往往会在10多所院校兼课。上海戏剧学院因为教师不够,不久前还重新召集起学院70岁以下的退休教师再执教鞭。“艺术需要创意,艺术类专业则要有科学体系和历史积淀。”汪大伟这样表示。近年来,许多艺术类专业的设置都紧跟市场,一出现热门新行业,就一窝蜂地设立新专业。但人才培养的必要周期,往往使得跟风之举陷于失败:招生时人才奇缺的行业,4年后学生走出校门时可能已门庭冷落。

各大高校争设艺术类专业,扩大招生,也带来了艺术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目前,艺术类专业通常被视为文科的一部分,套用理工文科采用的现行教育评估指标,远不能反映目前艺术类专业的独特性和真实教育水准,也不能显示社会对不同院校专业人才的接受情况。

建立一套符合艺术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或许也是改变艺术教育专业雷同、低水平培养的必需。

学艺术,是许多少年的梦想,也是许多家长的梦想。近十几年来,学校看准了这一社会倾向,大量招收艺术专业的学生,如今,已经不再是艺术院校吸纳艺术学子了,几乎所有大专院校都在艺术专业上打主意,连理工科学校都设立影视专业,都有表演行当,有考试录取的,也有交钱就可以进的,五花八门。

每年招生时,艺术门类总是门庭若市,报考与招收比例也极不相称,但依然有无数人前赴后继,考不上一流考末流,考不上官办考民办,考不上正规考野路。艺术招生的奇特景象已经成为多年来的新闻热门话题,许多热衷表演的青少年漂流在北京上海等地寻找出路,也是人们关注的一大城市景观。其实,艺术学习,可以为我们的素质教育增添重要的养分,经受艺术熏陶,对任何人都不无裨益,但学过之后,到底做什么,却需要我们慎重思考。



上一篇:湖北明年起使用全国卷 三年内仍实行现行高考办

下一篇:深谈美术生艺考

返回
Copyright © 2002-2011 武汉国艺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5006848号-1